早上六點半,鬧鐘鈴猛地狂響,
彷彿它也迫不及待要邁向這充滿未知的旅途。
而我也難掩雀躍之情,不多賴床,
趕緊做好最後的清點和準備。
拿起行李的時候就明白,
自己的“身外物”何其多。
管它的,
再多的身外物又如何,
最重要是記得帶顆愉悅的心,
踏著輕快的腳步上路。
買了鮪魚沙拉貝果做早餐,
就搭上行往台東的列車。
隆隆……隆隆……
火車不馳不疾地,
慢慢流過城市,
滑過了煩囂。
北上的列車是視覺的享受,
山線的翠綠,
海線的湛藍,
只要看著都覺得豁然開朗。
不經不覺,
時針走到了下午一點半,
我雙腳,
終於踏上了鹿野的土地。
一路的陽光普照,
25°C的溫暖。
少了密布的建築物,
放眼看去都是一片又一片的綠油油,
所有緊繃,
都能在這裡卸下。
當我步出火車站,
宜興園民宿老闆——呂大哥已經在那邊等著我了,
接載我到民宿的路上,
熱情地跟我介紹鹿野附近的歷史、環境和生活機能。
宜興園的位置於鹿野的延平鄉桃源村,
據老闆所說,
那邊99%都是布農族的原住民。
而民宿的後面,
更是布農族的其中一個村落,
可以去看看的說。
慢熱的我,
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搭着話,
一邊心存感激。
到達宜興園的時候,
我的午餐已經好好地擺放在餐桌上了!
一隻大大肉粽,
按照老闆吩咐配搭著他們家的味增湯,
每一口都是人情味,
而副菜是青蔥的山巒。
另外還有玉米蘿蔔湯和水果,
分量多得我都吃不下。
吃飽之後,安頓休息了一下,
先在老闆的介紹下,
開始認識民宿裡的大家。
莊姐,老闆的老婆。
民宿裡的餐點都是她負責,
她還有賣手作麵包和土司。
出爐時,
整間民宿都充斥著那股幸福的香氣。
Nira,是布農族人,這裡的管家。
我平常就是協助她打掃或是其他事。
Nira一看到我就問我的年齡,
原來我跟他第四個兒子一樣大,
而她最大的孩子已經26歲了。
什麼人,是一隻半年前流浪到宜興園的小狗。
雙眼失明,
所以什麼人都看不到,因此得名。
牠都在露台徘徊,
聽到有人經過的聲音都會亂吠。
但只要喊一下牠的名字,
摸摸牠,
牠就會安靜下來了。
莊姐有一間小房間做自己的烘焙室,
她的手作麵包都可以從網路上訂購。
而今天也有很多本地人直接來民宿取貨,
把剛出爐,燒燒的麵包土司帶回家。
然後在Nira的帶領下,
我開始認識一下接下來幾天部分時間的工作地方。
整個宜興園分三部分:
A棟、B棟、草堂。
A、B棟是民宿,
草堂則是老闆自住的家。
A棟主要是供餐的地方,
有雙人雅房、四人雅房、四人套房各一間。
而我的落腳處,
就是雙人雅房。
B棟則是主要提供多人住宿或家庭旅遊的。
有兩間樓中樓套房,
和一間陽台套房。
每間房間至少可住六人。
熟悉環境之後就開始工作了。
其實換宿的工作蠻簡單,
暫時都是些打掃或整理工作。
掃地、整理床鋪、捲毛巾、擺桌……
嘗試過,
才知到民宿經營並不簡單。
一邊打掃,一邊跟Nira聊天。
她說年近歲晚,
最近傍晚部落的女人和小孩都會練舞,
除夕當晚還會有晚會,
可以去參觀看看。
到台灣這麼久,
還沒參加過原住民的節慶活動,
真的有點期待!
第一天到埗,
想先安頓休息。,養精蓄銳。
所以工作完了,
就一邊嗅著菊花香,
一邊看書。
不知不覺,
天空也已經換上大大的黑布簾。
雖然只是打工換宿,
但莊姐一點都不待薄。
我是跟莊姐一起用餐的,
她吃什麼我吃什麼,
絕沒有虧待我這“米蟲過客”。
吃飽梳洗過後,
回到我閣樓的空間,
整理我的一整天。
之後,呂大哥找我聊天,
關心我的整天下來適應程度,
並詢問我身體有沒有狀況(如過敏)是他需要注意的。
雖然我只是四天三夜的過客,
但老闆還是很熱心,
真的讓我感受到台灣人的好客與熱情。
明天又會是怎樣的一天呢?
真期待!